有了闻夏的加入,速度快了许多,虽然闻爸他们的熟练度速度都比不过专业人士,可是一个小水池也够用了 ,一上午铺了两面砖。
铺好砖之后抹水泥才是最费时间的,底部水泥先铺好,然后架一块板子在上面,刚好人能蹲在板子上抹四面的水泥。
忙忙碌碌一早上,吃中午饭的时候,闻言两姐妹夹菜都是哆嗦手的,被闻二叔好一顿嘲讽。
下午他们没干了多久,三叔来帮忙了还带来了沈黎礼,说是三婶留在家做晚饭。
这倒是个好消息,闻言省得在地里累死累活还要回家做饭。
闻言和二叔三叔留在上午没弄完的水池里继续铺,闻爸带着闻夏去铺另一个水池。
三四点的时候,三婶来送吃的,闻言第一个打头休息,她拿了散称的袋装饼子拎着水壶,就跑到了路边树下乘凉了。
她靠在巨大的树干上,然后打开水壶喝了口水,擦了一把额头的汗,刚打开袋子吃了两嘴,就听见不远处有人再同闻爸叔叔几人说话。
“老闻,你家这是要干啥呀,又修水池又搞棚
子的。”
“诶呀,大棚蔬菜这个搞不成,你看看隔壁村? ”
“她一个女娃子,不在外头好好赚钱,净整这些干嘛?”
“闻老三,你别动手打人 !我说的不对吗?这年纪不嫁人,还霍霍家里钱!”
“那学都白上了,天天瞎捣鼓这些玩意!嘶…不过听说你家姑娘带了个男人回来?是不是女婿啊老闻?”
“不说就不说嘛!怎么还动手了?好言相劝你不听,你老闻家活该穷一辈子!”
……
就闻言听到的这几句话来说,难听,真不是一般难听,不过也不值得三叔动手,这种人的话,何必放在心上。
这几天在这附近转悠的村民真的不少,也难怪能吸引他们的注意,闻言最近又是搭大棚,又是挖掘机的,拉货的大车都来了好几趟,村里难得见到这场面,他们当然要来八卦八卦。
闻言伸着脖子往闻爸他们那边一看,不知何时,好几个叔婶都围在了一起,二叔三叔单独坐在一边。
闻言小心翼翼想要远离战场,刚站起来没走两步,就被眼尖的婶子抓了个正着,“小言,你也在啊,快过来。”
闻言僵硬的转身走了过去,喊她的是村里一个有名的特能扯八卦的婶子,姓李。
李婶子扭着腰走到她面前,满脸笑意,“小言,你这是不出去找工作?”
闻言嘴角一咧,假笑敷衍,“嗯,是呢,”
她的敷衍已经很明显了,李婶还在继续絮叨着,“那你那么好的工作多可惜啊,女孩有工作多不容易,你还不干?可惜了。”
闻言挑眉,笑眯眯地问她,“那让李姐给我再介绍个工作?”
李婶的女儿也是个大学生,她靠助学金和兼职的费用坚持读到大学毕业,想考公搏一搏,可是李婶老两口死活不让,还撒谎生病,把她骗回家订婚,男方是隔了几个村子的三十七八岁的瘸腿男人,有车还在县城买了房子,李婶两口子把女儿关起来,定了婚期,她女儿跪地求饶,几番挣扎,换来的是殴打,再次被关,最后还是李婶才十一二岁的小儿子把姐姐放了出来,李婶女儿走了以后这八九年都没回过家只是是不是会寄钱回来给她弟弟。
这件事她是放假的时候听她爸说的。
被揭了底,李婶的动作肉眼可见的怔了一下,然后摆了摆手:“诶呀,我知道你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你姐也是,都不爱听老人说话了。”
然后李婶落荒而走,坐回到人堆里,旁边坐着的几个婶子叔叔都在看戏,没人再搭腔。
“继续干活!”闻二叔喊着其他休息的人,进了没弄完的水池。
接下来的几天,地里还是会有人来围观,但是没有人再敢说其他话题,两个水池加了人手之后,只弄了两天就修好了。
水泥都铺好之后,连续三四天都需要洒水保湿,不然水泥就会裂开,不利于后续储水。
这几天闻家老小几个都忙累了,二婶从家里那了许多鱼干和菌子过来,准备晚上给他们做顿好的。
闻言和闻夏先回去帮忙做饭,等到家才发现沈黎礼也在帮忙准备,鱼干是六月二十四剩下的与晒干的,一些拿来油炸一些拿来蒸着吃。
闻夏清洗菌子,闻言翻出来之前家里晒好的树花和芭蕉芯子,全部泡水备用。
树花晒干前是煮熟累的,只需要洗干净择掉根部,然后加上葱姜蒜,醋和辣椒这些拌匀,鲜红的小米辣和香菜点缀一下,酸辣开胃,芭蕉芯子泡软撕成条,炒腊肉,咸香下饭。
饭菜一准备好上桌,摆好碗筷,闻言扶着晚到的二爷爷就坐,然后拿起筷子开吃。
满桌子菜都是酸辣咸香的,闷热的天气下送饭,都能多吃两碗。
一碗饭下肚,闻言的精气神才缓过来一点,看着埋头狂吃的闻东个闻夏,闻言又添了一碗饭。
那盘菌子沈黎礼倒是没敢再动一筷子,只吃其他几道菜。
十个人边吃边聊,直到天色发黑,才把一桌子才解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