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镇的冬天,很少下雪,哪怕冷到零下七八度,也只会结冰。
所以,闻言有很多年没见过雪了。
离除夕夜已经过去了两三天,她还是很馋沈黎礼家乡的漫天大雪。
初一到初三这几天闻言全家都在休息。
她出门到村里同龄年轻人家里串了串门子,一群人端着酒杯围桌而坐,聊一聊以前,畅想了一下未来。
最后在他们孩子的一声声婶子中,败下阵来,匆匆离开回家。
初三到初五,外嫁女回家拜年,来家里串门的人就多了起来,婆婆婶婶们你一句我一句,尽是催婚的,闻言是在想不到办法,只能躲到地里割麦子。
接下来的这几天,闻言开始忙着收麦和蚕豆,全部放车上拉回来,晒在院子里,等枝干干透了后,用工具捶打,等麦粒和豆子脱落,剩余部分碾碎成糠。
但那麦子地完全不靠着路边,车停在路上,还要走上个半小时才能到地里,所以现在得靠人力把麦子背到路边。
把麦子堆到双手合抱那么多,再用尼龙绳子打结栓好,垮背着到路边,她来来回回跑了四五趟,才把割倒在地里的麦子收完。
麦子已经半干黄透了 ,搬运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就会落一地。
闻言自己弄了两天,是在累不过来了,喊上闻云,姐弟俩忙活了四天才把地里的麦子全部收了回来。
这天一大早,闻言就去了田里,看到蚕豆还有一些小苞没完全成熟,也不太好收割掉,转而去了菜地浇水,又去大棚巡视了一圈。
等她忙完这些事情回到家时,她的微信语音响了起来。
闻言看了一眼,打来视频的人正是火锅店的梁老板。
她把工具放到一边,点击接听。
“喂,梁老板呀…”
“小闻,你可算接电话了,我发了十几条信息你都没回,还以为你把手机扔大山里去了。”
闻言愣了几秒,一脸黑线。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奇怪呢?
“二斤到五斤的数量我都发过去给你了,你对对看,到时候直接拉店里。”
“好的好的,梁哥,就这几天,我绝不会忘记。”
“不过我还是有一些量上的需求,如果你可以达到,我全都能收。”
闻言认真思考了三秒,然后点点头:“成,到时候重新签个合同。”
“我说小闻啊,你也别这么疑心重,”电话那边传过来梁老板的吐槽声:“这次可是我一个认识的老板,屠宰场的,来我这里吃饭,问我这件事,我就顺便给他说了,绝对对你有好处,就是需要压压价…”
“梁老板,我知道。”
“我家的质量我也知道,再做大一点我就往市里去了,多卖点钱。”
“屠宰场都是低价,他若是觉得贵,大可以不走我这,我另找渠道。”
听闻言这么说,电话那头的梁老板顿了一下声,才开口说:“那行,我知道你意思了,我去给那老板说一说?能成最好。”
“嗯,谢谢梁老板,您这边的货我过两天就送过去。”闻言随后点了点头。
这件事倒是给她提了个醒,大批量倒卖给屠宰场也是可行的,只是价格不如她意。
刚挂电话没多久,闻言就到堂屋提了两箱牛奶补品到了李桃家里。
出来迎她的是李桃老婆李小蓉。
“小言来了呀,快进来。”
闻言把东西放在堂屋桌上,看了一圈周围,没看见李桃,疑惑问道:“李桃没在家?”
“诶呀,来就来吧,还带礼物干嘛,怪浪费的。”李小蓉小声嗔怪了她两句,然后又说: “他去鸡舍喂鸡了。”
“今天来是为啥啊?”她好奇的问闻言。
“这可绝对是个好消息,第一批鸡有人收了,咱这两天出货就行。”闻言轻快地说道:“走,咱去鸡舍。”
闻言在前头走着,李小蓉满脸兴奋地越过她,提前跑到鸡舍,同李桃分享这个好消息。
“闻言!真的?”
闻言还没到鸡舍门口,李桃就兴冲冲跑了出来。
“别傻高兴了,真的。”闻言立刻应声。
“我八你二,我还是赚了一大笔!”李桃一脸笑意,掰着指头念叨着。
接下来的好一会,李桃都沉浸在他自己的喜悦里,根本顾不上同她说话
闻言只好自己在鸡舍转悠了一圈,然后回家。
…
这天早上六点多,天才蒙蒙亮,闻言就从家里走了出来,去了李桃家鸡舍。
昨晚租好的大货车已经停在门口,等她一到,就开始抓鸡。
四五个人在鸡舍里跑来跑去,鸡毛更是到处飞。
等把需要的数量全都准备好,鸡笼子整齐码好,作为司机的闻云也到了,姐弟俩立马出发去县城。
车子驶到半路,闻言转头问闻云:“让你准备的礼品拿了吗?”
“拿了。”闻云听到声音,余光瞥了她一眼,“拿了两个礼盒。”
闻言啧了一声,开口说道:“让你拿的是礼盒旁边的那几个大袋子装的东西。”
那是她花了二千多买的酒水…
闻云听到她这话,面色一僵,他好像真的听漏话了。
连忙解释道:“这些礼盒也不错啊,可以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