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顺路,闻言直接开着小三轮到了隔壁村。
最近农活也不是很忙,一些小事可以先放一边,赶紧把大棚先弄起来比较好。
她就怕农忙时候找人帮工都找不到。
之前有老板承包过这个村的地来搞大棚,她想来问一问搭棚搭架材料那些。
车停在了路边,沈黎礼却不想一个人留下来等,“你带我一起去吧,我还能帮你算算账。”
闻言仰头 ,看着脸颊晒的微红的沈黎礼,稍微考虑了几秒钟,点点头,“那要是路不方便的地方,我就把你放外面等了,到时候可不许怪我。”
他一刻都不愿待在这里,连忙点头,伸手扶着她的肩膀坐上轮椅。
不熟悉,闻言也不知从何问起,只好敲开了大门正对着路边的一户人家。
没一会,一个阿姨开门走了出来,闻言迫不及待开口:“婶,我想买点搭大棚的材料,你们村还有谁家剩余的吗?”
“那东西,你要拿来做啥子?”阿姨说话还带着些口音,像是在说什么不吉利的东西似的,“它不吉利勒,我们都是让它晒烂在地里。”
“不过,也就那管子还能买一买,值些钱,我们亏死了,黑心老板不做人。”
“全村都把地拿出来,种出来了不管不顾,小林是个好孩子勒,孩子都找了黑心人好几趟了,工钱一点不结,真是黑心老板………”
阿姨情绪突然激动起来,比划着手说着方言,闻言赶紧后退一步,避免被戳到。
在阿姨叽里呱啦的语速里,闻言提取到了几个有用信息。
‘小林’,还有没结工钱。
阿姨还在输出,把承包老板祖上三代都说一遍,马上就要到下三辈了。
闻言可不敢惹上这种老太太,在身后挥挥手示意沈黎礼。
他很懂事的悄摸悄的推着轮椅倒退。
“婶,我朋友走了,我去找他!”闻言赶紧打断阿姨,朝她挥手告别,跑向沈黎礼。
又在村子里问了好几个人,终于,他们在村子会议室隔壁的小院里找到了他。
他们刚进门就看见,小林穿着拖鞋,手上还抱着一只鸡。
“你们是?”他把几鸡扔进笼子,请闻言两人坐下喝茶。
“噢,小林哥,我是来问一问,你们村还有没有搭大棚的架子?我想买点。”
闻言直接表明来意。
小林表情瞬间严肃起来,“你买来做啥?”
“我们打算秋冬自家种点菜,人口多,想吃的菜又杂,就想试试大棚种植。”她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沈黎礼打断。
听他这么一说,一下子明白了过来,跟着点头,“是的。”
“是有的,在后面房里堆着呢。”小林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不肯错过这个赚钱的机会。
他边说边带闻言他们去看材料。
大半捆大半捆的管子和膜堆在墙角,闻言上手看了一下,还很新。
她擦着手心的灰尘,装作不经意地碰了一下沈黎礼。
她有老乡这层关系在这,杀价也不好杀,这时候就得他这个外乡人出场了。
沈黎礼接收到信号,立马开口,“我们打算搞…六七个棚?”他说着不确定的瞥了一眼闻言。
“四个。”闻言憋着气悄声说了一句。
“我们打算建四个棚,也想请你们村的熟练工师傅们去搭,工钱当天就结,只是…”
沈黎礼故意放慢速度不说出来。
“只是什么?”
他着急,沈黎礼反倒慢悠悠地说道:“只是,材料价钱我们只出六成。”
小林马上反驳:“六成也太低了,这是村里共同财产,我也没办法决定。”
“小林哥,这些东西卖废铁也值不了几个钱,六成还有的赚,我们还包运送的费用,你们商量一下吧。”
说完,沈黎礼就退到了一边,话说到这地步,成不成已经不由他们做决定了。
闻言脑瓜子转的快,迅速推着沈黎礼就走。
果然,没走多远,小林哥就追上了他们。
“那你们的地多大,我算算看要找几个师傅。”小林站定,歇了口气,掏出了一本小本子。
“七亩,明天就开始。”
“明天?这么急?”小林记着笔记的手顿了一下,十分惊讶。
“一点不急,再过两月秋收更忙,请不到人工。”闻言掰着指头给他算时间,算着算着,把她自己算着急了。
两月要处理好蔬菜大棚,还要平衡水稻玉米之间的作收,根本不是她一个人能搞完的事情。
如果请人工又是一笔大支出,一人每天一百二,她还没赚钱了,就欻欻往外掏钱。
小林记完最后一个字,合上本子,和闻言确定好时间就转头回了家。
闻言也不多做停留,马不停蹄往家赶。
她还要和闻爸互通一下信息。
一回到家,就看见了一男一女两个半大小孩蹦蹦跳跳围了上来。
“姐姐,你回来啦?”
“我要吃好吃的!”
小男孩孩迫不及待地扒着车斗里的袋子,小女孩则好奇地望着沈黎礼。
“哥哥,你的脚上怎么包着泥巴?”小孩眼神天真无邪。
“这是是石膏。”
“白色的的泥巴…”小女孩说的笃定,他竟一时不知道该不该戳穿。
“闻东东!闻一一!皮痒了?爬高上低的?”